化療是腫瘤治療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臨床醫生在選擇化療藥物時基本參照《NCCN腫瘤學臨床實踐指南》但是《NCCN指南》中根據不同癌癥類型制定了多種化療方案,涉及藥物種類很多,如果僅憑醫生的臨床經驗進行判斷和選擇就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在腫瘤治療中發現,由于患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并且腫瘤本身也存在著異質性,所以相同的腫瘤,臨床分期相同的不同患者對同一種藥物的敏感性不同。也就是說,同一種化療藥物,對有的患者有效,對有的患者可能完全無效。此外,由于化療藥物多具有細胞毒性,不當的化療不僅不能緩解病情,還會產生許多不良反應,甚至誘發腫瘤細胞的耐藥性,導致治療失敗,因此在癌癥化療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患者選擇不同的藥物,因人施藥,實施"個體化治療"。
近年來,采用抗瘟藥物敏感性檢測指導個體化治療已受到國內外腫瘤界認可,即依靠科學合理的細胞培養及檢測技術,檢測患者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從而選擇最適合的化療藥物,制定最佳化療方案,提高化療效果。
1997年,KobayashiH等采用膠原凝膠滴三維立體培養技術培養細胞,并結合傳統的體外藥敏試驗,研發了膠滴腫瘤藥敏檢測(CD-DST)這種新的腫瘤體外藥敏檢測技術,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可靠的抗癌藥物敏感性檢測法。CD-DST法通過對癌癥患者手術后或活檢組織的癌細胞進行體外原代三維培養,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評價化療藥物殺傷腫瘤細胞的有效性,為患者篩選出最有效的化療藥物,避免無效的化療藥物對患者造成身體傷害,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CD-DST法(膠滴腫瘤藥敏檢測法)利用膠原凝膠形成的三維立體結構,在體外模擬了腫瘤細胞體內生長的微環境,使腫瘤細胞在體外表現出與體內一致的細胞形態及活性。通過對體外培養的腫瘤細胞進行不同化療藥物敏感性檢測,來幫助患者選擇最適合的化療藥物。
CD-DST法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具備了獨有的原代細胞培養、體外藥物接觸、特異性定量分析等技術,克服了傳統體外藥敏檢測的不足。CD-DST法與其它藥敏檢測方法相比,主要優勢如下:
三維立體培養技術,模擬體內生長環境。
檢測藥物種類多,可進行單藥和聯合用藥的選。
使用范圍廣,適用于多種癌癥用藥效果一致性高。
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檢測方法科學、嚴謹。
CD-DST法是來自日本的先進技術,在日本從研發到應用已近20年,并不斷的發展完善,非常符合臨床癌癥個體化治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