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生素K,把鈣帶回家腎主生髓長骨。腎失去功能后,身體里鈣、磷、PTH、活性維生素D3一片混亂,鈣磷從骨頭里析出在身體里到處游蕩,隨意安家,動脈血管首受其害。 怎么辦? 讓鈣回家,回到它應該在的地方 難! 很難! 非常難! 首先要讓鈣磷PTH保持比較合適、平衡的水平,這是前提和基礎。鈣維持在正常值區間的中線以下,磷保持在正常區間,PTH保持在正常值上限的兩倍左右。 有人說,這就不容易了。 的確不容易啊! 但是這樣還是不能保證血管鈣化的發生,怎么辦? 維生素K的作用顯得很重要了。 1939年分離出維生素K,后來又研究維生素K依賴蛋白,到現在發現12種之多,除了凝血因子和凝血蛋白質,還有三種包括骨鈣素BGP 、基質Gla蛋白MGP、蛋白質S。 基質Gla蛋白MGP大多數由軟組織以及平滑肌細胞合成的,有一部分存在于血管壁。研究證實,MGP具有抑制鈣離子在血管壁發生異常沉積的作用,MGP的水平越高,抑制鈣離子異常沉積的作用越強。 但如果缺少維生素K,MGP的表達或活性發生改變,這時的 MGP無法正常抑制鈣磷沉積,則沒有抑制鈣離子沉積的作用。研究發現,在鈣化嚴重的血管里,未被維生素K羧化的dp-ucMGP水平比較高;在正常血管里,被維生素K羧化的cMGP水平較高。 由此可見,維生素K在防止血管鈣化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這里所說的維生素K主要是說的維生素K2,維生素K家族有K1、K2、K3、K4。 在透析人群中維生素K應該是缺乏的,主要兩個方面:一是合成減少,二是消耗增加。 合成減少,主要是由于攝入含有維生素K的食物不足,含有維生素K1的主要食物是綠葉菜,綠葉菜含鉀會比較高;含有維生素K2主要是一些發酵食品比如納豆、奶酪等,還有蛋黃、瘦肉等,含磷都比較高。還有就是腸道合成維生素K2的功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一些腸道疾病,另外一些抗生素的使用,治療便秘藥物的使用,一些磷結合劑的使用,等等,都會對腸道合成維生素K產生影響。 消耗增加,主要是透析患者鈣磷PTH的失衡,破骨作用加強,維生素K的消耗增加,造成維生素K的缺乏。 那么補充維生素K能預防血管鈣化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那么用什么方法補充?要多大劑量呢? 維生素K2現在有藥物、保健品等。如果血磷控制的比較好,對日本納豆又可以接受的話,納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正常成人每天的推薦攝入量1mcg/kg,兒童可以到2mcg/kg。 但如果要達到預防和治療血管鈣化,尤其在透析人群,這個量是遠遠不足的,那到底要多少呢?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劑量,需要準確檢測維生素K含量,從實踐中研究合適劑量了。 文章為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