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生素D與兒童腹瀉相關研究一般資料 1.研究組:從廣東省清遠市婦幼保健院門診及住院部隨機選取70例小兒腹瀉者,男40例,女30例,年齡0.6-3.5歲,平均年齡1.20±0.32歲,體重6-17kg,平均體重10±1kg。 2.對照組:從廣東省清遠市婦幼保健院隨機抽取健康體檢者70例,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齡1.40±0.25歲,體重6.8-17.5kg,平均體重11.32±0.60kg。 對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進行處理分析后,結果顯示兩組研究對象具有可比性,P>0.05。 結果 1.兩組研究對象研究前維生素D、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 對兩組受試者研究前維生素D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各項指標對比分析,研究組維生素D水平低于對照組且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也存在差異(P<0.05,見表1)。 2.研究組70例小兒腹瀉者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 以腹瀉作為因變量,維生素D、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維生素D、T淋巴細胞亞群是腹瀉的危險因素,與該病具有相關性(見表2) 3.研究組70例小兒腹瀉者維生素D與T淋巴細胞亞群相關性統計對比 結果顯示維生素D水平與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呈正相關性(P<0.05,見表3)。 4.研究組70例小兒腹瀉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統計 結果顯示血清25-(OH)D相對缺乏或不足患兒腹瀉例數明顯增多且其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下降,腹瀉癥狀恢復時間延長,比血清25-(OH)D正;純憾2.5天(見表4)。 5.隨訪 對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腹瀉患兒45例(其中2例因為家長原因未能追隨),予補充維生素D糾正治療3-4個月后,隨訪結果顯示,腹瀉再發2例,復發率僅4.4%。 討論 維生素D除了是小兒正常生長發育中的重要物質外,維生素D還可保證腸黏膜上皮細胞轉運功能、參與機體免疫調節。研究發現,腹瀉患兒維生素D水平明顯低于健康體檢者且免疫功能較健康體檢者也相對較低;同時研究結果也顯示維生素D水平低下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同樣是導致小兒腹瀉發生的危險因素,所以對以后指導臨床預防、治療腹瀉的發生具有同等重要價值,因此對于維生素D缺乏或相對缺乏患兒及時補充維生素D能有效降低腹瀉發生率。另外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維生素D水平與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存在正相關性,說明維生素D水平的高低與機體免疫功能的強弱具有相關聯性,即維生素D水平缺乏或不足者(<30ng/mL),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所引起的腹瀉發生率也相對較高,并且隨著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下降,患兒腹瀉恢復時間也隨之延長,因此上述數據也印證了及時適量補充維生素D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總而言之,維生素D、T淋巴細胞亞群與小兒腹瀉具有一定相關性,同時加強維生素D水平的監測對評估腹瀉程度、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價值,且及時、適量補充、糾正維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可有效降低小兒腹瀉發生。 文章來源:醫學理論與實踐 文章為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我們。 上一篇各種維生素不足和過量都有什么表現下一篇維生素百年記 |